10月24日,由通识教育部和尚进书院联合举办的第27期“通识讲坛”活动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。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沥沥担任主讲嘉宾。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《音乐家都是些什么奇葩——伟大音乐家的精神人格与作品》的生动讲座。独特的视角,犀利的点评、干货满满的史料图片及音乐作品欣赏,带领大家走近中外古典音乐史上的“伟人”,走进一个有趣又真实的音乐家人格世界,解密伟大作品背后的故事。

王沥沥将音乐史上许多伟大的音乐家称为“奇葩”,是希望大家把艺术家首先当作一个人来观照,看到作品背后真实的人。艺术求真,艺术作品正是艺术家真实的、独特的个性的表达。她将中外音乐史上的音乐家按“奇葩”类型分成4类进行讲述,一类是超级自恋型,代表人物有匈牙利“钢琴王子”李斯特、中国魏晋时期的音乐家嵇康;一类是任性boy型,代表人物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、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;一类是人格分裂型,代表人物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;一类是敏感多病型,代表是波兰音乐家肖邦。
整场讲座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,通过讲述“奇葩”音乐家们的趣闻八卦、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,把音乐家们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“真”人。在此基础上,王沥沥引领大家欣赏他们的经典作品,加深大家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。她总结道,故事或真或假,但有道理。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葩之处,只不过,音乐家会表现得更极致,因为他们天生更加敏感多情。艺术家奇葩的个性也是真性情的展现。艺术家大多性格很天真、热诚和单纯,唯有如此,才能创造出动人的艺术作品,因为伟大的艺术皆是纯真、自由心灵的表达。她也鼓励大家做自己,做一个“真”人。鼓励同学们找到自己的挚爱,最擅长、最热爱的东西,将成为人生中的精神岛屿,顶天、立地。

讲座结束,同学们就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、如何欣赏音乐、以及对嵇康《声无哀乐论》中观点的理解等问题和王沥沥展开了热烈讨论。